我是一套时间计量系统, 旨在替代(或补充) 24 小时时钟 与公历。
自然时间是一个开源项目
由作者 Sylvain(网名 “Biquette”)用 ❤️ 构想如果你喜欢这个概念并愿意支持它的发展:
- 捐助 🙏🥰
- 我的其他项目:biquette.xyz
- 我的通讯(Newsletter):点此订阅
- 我的商店:shop.biquette.xyz
- YouTube 频道:youtube.com/sylvainbiquette
自然时间是一场无声的变革——回归我们对时间最本真的感知。它依据太阳在天空中的真实位置来计时,而非抽象的人为约定。本质上,这是一种回归常识的方式——如果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自然时间,人类或许会更顺畅地与太阳这座“天生完美的时钟”相处。
在自然时间的世界里,正午的含义回到“太阳位于天顶”。时间不再被任意改变。对时间的感知重新与环绕我们的自然周期直接相连。这正是自然时间所倡导的。
它让时间意识重新与宇宙节律相接,简化我们与时间的关系,并从支配现代生活的人为束缚中解放出来。
传统时制完全是人类构造,与天文学实际脱节。为什么太阳会因季节不同而在不同“时刻”处于天顶?为什么每年要“丢失”或“增加”一小时两次?
时区在地球上划出无形的时间边界,只需跨过一条想象中的线,时间就能“跳动”一小时。
这套系统诞生于工业化的需求,并为火车时刻表而标准化。它逐步把人类从自然的太阳时间(指引了我们几千年)中推远。
“时间就是金钱”这句话深植于我们的文化中。这并非偶然:词源上,“日历”(calendar)来自拉丁语 “calendarium”,意为“账本”或“债务登记册”。
现代人对时间的理解,历史上与“为了变现而必须测量时间”的理念紧密相连。最早的日历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规范税收而制定的!
自然时间为这种“时间与金钱”的强制联姻提供了一种替代。它邀请我们把时间视为一种应当被充分体验的自然周期,而非被开发的资源。正如自然时间的理念所言:“时间,是人们的艺术”,而不是银行的金钱。
我们如何感知时间,会深刻地塑造我们的生命体验。按人造时间生活,会在生物节律与社会组织之间,造成一种细微却持续的撕裂与不协调。
人的身体天然与太阳周期同步——激素、体温与能量水平都会与太阳的位置协调变化。忽视这些信号而去追逐抽象时间,会造成慢性压力,科学家称之为“社会时差”(social jet lag)。
把时间感重新校准到自然周期,可改善睡眠、减少压力,并帮助我们回到更有机、更令人满足的生活节律。这就像重新找回一支古老的舞蹈——身体其实从未遗忘它。
如今所见的自然时间概念,由 Sylvain(网名 “Biquette”)在 2022 年春夏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发展完善。但按太阳时间生活的想法,和人类一样古老。
其独到之处,在于以角度(0–360°)而非时分秒来计时,从而创建了一套与太阳每日运行直接对应的连贯系统。
这场当代的“再发明”既汲取古老智慧,又为现代时间体系所带来的问题,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自然时间是一种开放的理念,人人都可以理解、改进和传播。加入这场“时间革命”,有许多方式:
每一位接纳这种全新时间观的人,都在帮助共同打造一个更贴近自然节律的世界。
自然时间是一种自由的概念,人人都可以理解与再创造。目前,该项目由其作者 Sylvain 推进,他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探索与研发。
为了支持这项工作并资助项目的持续发展,我们制作了原创的实体自然时钟,可在网上商店 shop.biquette.xyz 购买。
自然时钟直接呈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。它的阅读是直观的,无需把时钟刻意朝向某个方向。
指针仅仅指示当下太阳所在之处:
与指南针或日晷不同,自然时钟无需按特定方向摆放——无论它被放在桌面上还是挂在墙上,它总能显示正确的太阳位置。
无需把这种位置转换成数字。大脑会自然地理解指针与参照点之间的角度,比如白天的中点或夜晚的起点(以中心“胡子”标记)。
这就像观察天空中的太阳:太阳与地平线之间的角度,与指针和“夜晚起点”标记之间的角度相同。这种直接对应让阅读变得直观而自然。
自然时钟让我们回到以太阳运动为标记的古老时间观。与完全脱离生命节律的传统时制不同,自然时间不会“作弊”:太阳始终在同一条轨迹上、以同一速度运行,自然时钟的指针亦然。
这种方式摆脱了季节性改时与人造时区的束缚,使时钟真正与居住地相吻合。再也不用像人造系统那样“在 14:00 找中午”!
其核心优势,是直接观察与时钟指示之间的高度一致:
这份同步性,对与自然和周期相关的生活方式尤为珍贵。
自然时间可以在无需任何分度的情况下使用——仅凭指针位置就足够。只有当我们把它作为共同参照来约定会面等事务时,分度才变得必要。
在所有可能的分度方案中,我们选择 360° 圆周这一约定,原因有几条:
随后,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一步细分这 360°。这种灵活性让阅读时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,同时保持共同参照。
表盘中央的“胡子”显示昼夜长短如何随季节与纬度而变化。它们是用于标示日出与日落的视觉参照:
左侧(北半球的日出方向):
右侧(日落方向):
指向 90° 与 270° 的小杆,象征性地表示“二分日”,即白昼与黑夜时长相等之时。
尽管白昼长度每天都会缓慢变化,但大脑能够轻松地把真实日出与日落定位在这些参照之间。稍加练习,这些信息就会变得像本能一般自然——就像我们抬头看太阳相对地平线的位置,直观估计还剩多久日落那样。
自然时钟显示的是观者所在位置的太阳“真实位置”。与把地球划分为 24 个“人造时区”的传统系统不同,自然时间尊重地理现实。
工作原理:
这看似比时区更复杂,但时区反而带来悖论。例子:布列塔尼与阿尔巴尼亚同属“中欧时区”,但两地相距甚远。结果是:传统时钟显示相同“时间”,而太阳实际状况却截然不同。在布列塔尼日出的时候,阿尔巴尼亚已经亮了近 1 小时 40 分!
当人们选择跟随时钟而非太阳,就会产生与“生之节律”的人为脱节。自然时间则忠实呈现每个地点的太阳真实位置。
重要提示:只有经度影响指针位置。从南极穿过赤道到北极,身处同一子午线上的人,自然时间相同。纬度只影响“胡子”的形状(昼夜长短),不影响太阳在时钟上的位置。
自然时间的完整表达把“日期、太阳角度与经度”合并为一个记号:YYY)MM)DD SUN° NT(+/-)经度。
例如:010)05)22 202°63 NT+5.2 表示:
对于“彩虹日”,使用 YYY)RAINBOW 表示第 365 天,使用 YYY)RAINBOW+ 表示第 366 天(若存在)。
这种记法看似复杂,却具备传统“日/月/年”格式所不具备的一致性。比如,按字母顺序排序时,日期会自然地按时间顺序排列。
计算其实很简单:两个地点经度之差 = 两座自然时钟角度之差。
实践中:若你位于好友以东 30°,你的自然时钟就会比他“多 30°”。
例子:巴黎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经度相差约 60°。当巴黎是太阳正午(180°)时,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自然时钟会指向 120°。这种差异是恒定的,不会像时区那样因政策而改变。
理解 NT+/-:为了精确指示某地的自然时间,常以 “NT” 加上相对 0 子午线(格林尼治子午线)的偏差来表达。例如:
跨国约会:可以把 0 子午线作为通用参照,使用 “NTZ”(Natural Time Zero,自然时间零点)。例如,“约在 210° NTZ”表示“格林尼治自然时钟指向 210° 的那一刻”。
把 NTZ 转换成本地自然时间:若你在东经,则加上你的经度;若在西经,则减去。比如东经 30° 时,210° NTZ 变为 240°(NT+030)。
区域范围内:日常生活中,同一地区的人可以选用一个中心地点作为参照,再根据自己的具体位置做几度以内的小调整。
在传统系统的改时时刻,我们能看到它的荒诞:2:00 之后一秒就是 3:00(或反之)。但太阳从不会“跳跃”,它的运行速度恒定不变。
自然时间不实现这些人造调整。唯一重要的是太阳的位置。尽管现代社会尽量让活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(比如冬夏都在同一“时刻”上班),自然时钟仍忠于太阳节律。
总之,在改时期间,自然时钟分毫不动——它只是继续跟随太阳。
在两种系统间来回换算,并非自然时间的核心目标。核心是逐步培养新的时间感,而非一直进行换算。
不过,为了过渡或满足实际需求,下面是两种系统的对照关系:
角度 | 传统时间 | 角度 | 传统时间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° | 4 分钟 | 90° | 6 小时 | |
5° | 20 分钟 | 120° | 8 小时 | |
10° | 40 分钟 | 180° | 12 小时 | |
15° | 1 小时 | 270° | 18 小时 | |
30° | 2 小时 | 360° | 24 小时 | |
60° | 4 小时 |
简单公式:把角度换成分钟,乘以 4(1° = 4 分钟)。
自然时间的精髓,是学会直接“感觉”这些角度,而不是把它们译成数字。以“小时”为单位的时长是抽象的;角度却是身体可直接感知的活的信息——就像我们看天空中太阳的位置一样。
只需稍加练习,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以角度来思考,“换算”就不再必要。
我们不再问“现在几点?”,因为在自然时间里,不存在小时、分钟、秒的概念。“时刻”是一种我们极度习惯、甚至把它当成真实的抽象;但它其实是可以通过“改时与时区”随意操控的人为产物。
在自然时间里,真正的问题不是“几点了?”,而是“太阳在哪里”。例如,为了知道“离夜晚还有多久”?这个信息才真正有意义。
因此,问题会变成“太阳在哪里?”,而答案可以是“太阳在 222°”。
完全可以!自己动手做自然时钟相当简单。
主要的难点在于找到“以太阳速度旋转”的机芯,但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。有些机芯一天只转一圈(而不是传统的 12 小时转一圈)。
制作自然时钟需要:
自己制作时钟,是一个强有力的象征性动作。它意味着重新掌控自己的生命时间——这也是地球上我们人人平等的唯一资源。有人钱多,有人钱少,但每个人的一天都有 360 度。
自然时间使用类似 UTC 的“平均时”,以平滑地球自转的自然变化。
若你仔细观察自然时钟,会发现日出与日落指示(黄色/橙色)并不总是严格对称于 0°–180° 轴线。这并非错误,而是反映了一个有趣的天文学事实。
原因在于应用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:
事实上,地球在一年中并非以完全恒定的速度自转。自然时间(和 UTC 一样)采用平均值来提供“平滑稳定”的日常时间流,同时又保留“真实观测”的精确性,用于标示每天的日出与日落。这是“纯天文学精度”与“日常可用的规律性”之间的一种优雅平衡。
坦率地说,当我们说“在自然时间里 180° 就是正午”时,这是略微简化的表述。实际上,真正的“太阳正午”(太阳恰在天顶的瞬间)每天都会有细微差异。我们采用平均值,并不是因为难以计算准确瞬间,而是为了避免给日常生活增添不必要的复杂性。
13 月螺旋采用 13 个月、每月 28 天,因为这在数学上更为和谐:13 × 28 = 364 天,再加 1 天即为 365 天的回归年。
这种优雅,与公历(31、28/29、31、30、31、30、31、31、30、31、30、31 天)的不规则形成鲜明对比。
称之为“月”,是因为它的长度接近“朔望月”。虽然朔望月(从朔到朔)约为 29.5 天,但 28 天是一个实用的“平均值”,在人类历史上被许多文明采用。
“彩虹日”是一个既不属于任何“月”也不属于任何“周”的特别日子。它是一个“时间之外”的日子,用于庆祝,并标志着一年结束。
在北半球,这一天大致位于冬至前后。有些年份会出现两个彩虹日,这有点像传统体系中的闰年,但其出现基于天体的真实位置,而非人为设定的复杂公式。
这种做法让我们保持与真实天象的协调,而不是依赖人造规则。
自然日历中的 13 个月,并不与真实月相完全同步,因为朔望月约 29.5 天,而自然日历的每个月固定为 28 天。
不过,因为每个月的长度恒定为 28 天,“真实月相”与“自然月”之间的偏差相对稳定且可预测,因此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月推算到下一个月的满月与新月时刻。
最大的好处,是生活在“连贯一致且便于理解”的周期中。
在这套系统里:
这种规律性让时间计划更直观。例如:计算“第一月第 13 天与第三月第 27 天之间的天数”变得容易,因为每个月的天数相同。用公历做同样的计算就复杂得多。
更重要的是,当有人说“下一月的第 21 天”时,我们可以立刻在心中“看到”它在周期中的位置,把抽象数据转化为视觉信息——这是人脑天然擅长的处理方式。
这 7 种颜色可以象征每个人所愿意赋予它们的意义。数字 7 在许多自然和谐中反复出现:七音阶、七色彩虹、七个脉轮,等等。
把颜色作为“星期名”并非强制,但它能让日历更具普适性。你来到一个陌生国家,只需学会当地语言的 7 种颜色,就能立刻理解星期,这极大地促进了跨文化交流。
“日历”一词源自拉丁语 “calendarium”,意为“账本/债务登记”。它在历史上与“时间 = 金钱与税收”的观念密切相关。早期日历的一大用途,就是规范税收。
自然体系更喜欢“螺旋”这个词,因为它更贴近时间的本质:时间不是封闭的圆,而是一种螺旋推进的流动。13 个月的螺旋排布,中心放置“彩虹日”,使这一意象更为直观。
这种用词也引导我们以更“有机、非功利”的方式感知时间。
尽管公历自 1582 年采用以来(取代儒略历)显示出强大的稳定性,但它也有若干显著缺点:
若把日历类比为测量工具,公历就像一把“每厘米长度都不一样”的尺子——它并不连贯一致。
自然年始于北半球的冬至之后,即公历大约 12 月 21 日。
为了精确定义“一年之始”,我们采用一个天文计算:先确定冬至时刻“太阳相对地球的精确位置”,然后等待太阳越过太平洋上的“反子午线”(+180°E)处的“日期变更线”。这一刻,象征性地标志着“全球自然年”的开启。
在本地层面,每个地区会在此“全球时刻”之后的下一次本地“午夜”(0°)进入新年。这样,整个地球会随着自转而“依次”迎来庆祝的浪潮。
把自然历的 001 年对应到公历 2012 年,这个选择虽然带有任意性,却有其象征意义。这是向“玛雅文明(或现代对其历法的理解)”致意:据称 2012 年冬至附近标志着一个巨大周期的更替。某种意义上,2012/12/21 对“玛雅长纪年法”而言,就像“新千年 2000 年”的超级版。
对许多人来说,2012 年象征着一种“时代或意识的转变”。与其选一个久远的历史点,不如取一个更近的、象征“新开始”的时间点。
尽管这个选择是任意的(任何历法的纪元点都是如此),但它的象征性意义,使其成为试图“更新我们与时间关系”的体系里,一个颇具启发性的时间原点。
自然时间是一种“通用约定”,类似米或千克。因此它理应是自由的,能够独立于其提出者而自行传播。
本应用(naturaltime.app)为帮助理解并体验自然时钟而创建。它托管在 github 上,并以 Creative Commons Zero 许可发布。
自然时间的源代码分为三部分:
欢迎你贡献代码、参与改进;也欢迎你把它据为己用,甚至以你的方式重新发明它!
这并不是真正的“App”,而更像一个可以离线运行的网站。因此不要去 App Store 或 Play Store 寻找它。只需访问 naturaltime.app,然后点击:
自然时钟的指针表示“某地点天空中的太阳位置”。经度用于计算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;而纬度用于得知昼夜长短。
出行时别忘了更新“所在位置”。你也可以开启地理定位,让应用自动定位。应用不会保存任何个人数据;所有天文计算都在你的设备本地完成。
所有天文计算都在你的设备本地完成。应用不保存任何个人数据。事实上,除了“交互式地图”,应用完全可以在离线状态下使用。
为了了解应用访问量,我们使用自托管的 Matomo 服务器(开源的 Google Analytics 替代)。它只记录“唯一访客数量与页面浏览量”。应用不保存任何个人数据。
感谢群山、山羊、羊驼与蚂蚁给予的灵感。
无尽的感激献给 Toto 与 Uncle Skywalker
两位“时间探索者”。感谢你们的存在。
感谢 Don Cross —— astronomy engine 的作者,使应用能够计算天体在天空中的运行。同时也感谢整个开源世界,提供了丰富而成熟的解决方案与资源,如 Vue3、Vite、OpenLayers、OpenStreetMap 等,它们被用于创建本应用。
自然时间诞生于 2022 年春夏的法国阿尔卑斯山。
如有问题:
sylvain441@pm.me –
@sylvain441(Telegram)。
🌍 One love 🌎
🏔 🐐 🌞 🌈